本報訊 羅津 記者王心武報道 今年以來,海南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深刻領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義,強化使命擔當,精心謀劃、統籌推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 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制定印發《海南省科技金融服務效果評估方案》,組織開展省內銀行機構科技金融服務效果評估;設立“科票通”,在支農支小再貸款中分配一定額度,優先支持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貸款,上半年累計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資金11.4億元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信貸支持;及時向銀行機構推送科技型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名單,引導銀行機構主動對接、加強服務,上半年向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類企業合計放貸315.19億元。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促進自貿港經濟低碳轉型發展積極推動完善綠色金融體制機制。海南省22家主要銀行機構中,21家建立了綠色金融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19家成立了綠色金融發展領導小組、17家建立了綠色金融盡職免責機制、14家組建了綠色金融專業部門。截至6月末,綠色貸款余額1139.55億元,同比增長41.9%。上半年,“碳中和貸”“門票收益權質押貸”“生態旅游貸”“林權抵押普惠貸”等綠色信貸創新產品貸款合計超12億元;實現ESG掛鉤貸款、“綠電+綠證”可持續發展雙掛鉤貸款發放省內“零的突破”。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支持自貿港實現共同富裕組織實施多層次、廣覆蓋的普惠金融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持續開展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首貸戶”“民營經濟”“一鏈一策一批”等專項行動,支持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開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業務。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199.36億元,同比增長9.5%;貸款戶數13.1萬戶,同比增長12.8%。上半年,轄內中小微優質企業辦理高水平開放試點業務1792筆,金額5.74億美元。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服務自貿港銀發經濟引導銀行機構豐富養老金融產品服務供給,支持養老機構融資,金融系統主動對接海南省衛健委、民政廳等部門,收集養老、康養機構融資需求,為6家養老機構提供1.5億元貸款。打造助老暖心工程。制定《海南省優化老年人賬戶服務指引》,推出老年人版移動App或在當前App增設老年人專屬設置。截至6月末,全省1524個銀行網點已完成適老化改造,適老化服務覆蓋面提升至99.74%。支持養老機構融資。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賦能自貿港數字經濟貫徹落實《海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計劃(2024—2025年)》,引導全省銀行機構持續優化金融服務,為數字經濟企業提供“金融活水”,鼓勵金融機構探索將信息資產作為生產要素投資入股、質押擔保的新型抵質押融資模式。高標準推動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第四屆消博會期間發布全國首張“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數字人民幣聯名硬錢包”,上半年新增數字人民幣交易119.5億元,是上年同期的3.9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