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中免集團三亞國際免稅城迎來營業十周年。中免集團三亞國際免稅城十年間累計接待旅客逾七千萬,有效促進了境外消費回流,助力海南免稅購物市場繁榮發展。新華社
周發源 本報記者 | 李宏偉
8月31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八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海口召開,審議通過《中共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全會決議,科學謀劃形成了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實施意見》如何醞釀產生、怎么推動落實?當天晚上,海南省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海南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特別是《實施意見》進行介紹和解讀。 海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介紹說,《實施意見》對標中央全會精神,緊密結合海南實際,立足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這個最大優勢,突出以開放促改革,把準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奮力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目標。經統計,《實施意見》共提出建立健全90多項制度,制定出臺30多部法規規章及政策文件。 在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海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綦樹利表示,海南將以此為突破口,全力為企業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環境。海南已率先在住建、交通、水務等公共工程領域項目全面推行“機器管招投標”,并完善交易規則流程和推動數字證書全國互認,最大限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從而進一步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在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改革上,關繼榮說,海南提出舉全省之力決戰封關運作“一號工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優化升級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促進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等五大方面的改革舉措。 海南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著眼海南自貿港“4+3+3”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需要,對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圍繞農業、深海、航天領域,加快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聚焦優勢突破方向,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優勢學科。 海南將通過構建“123456”工作體系,發揮“三度一色”資源稟賦優勢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優勢轉化;彌補科技創新投入、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支撐等方面的短板;著力強化科技創新、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和優化升級、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聚焦“五個圖強”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完善政策、試點、平臺、項目、行動、機制為抓手,推動海南建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地。 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部署上,海南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為鮮明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塑造綠色低碳發展的比較優勢、加快構建適應自貿港發展需要的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持續發揮改革綜合平臺作用,把綠色生態優勢持續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針對法治海南領域改革,通過進一步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持續加大公共法律服務力度和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四大方面入手,出臺扶持仲裁事業發展的配套措施,打造“海南仲裁”品牌,將海南打造成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海南將著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重點探索土地要素統籌機制、跨市縣城鎮開發邊界指標交易機制,以瓊海、東方、樂東、五指山等為試點,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打造濱海型、生態型城鎮典范。 海南還將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海南文明島,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在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發力。 此外,海南將堅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完善黨建引領自由貿易港制度體系,深化海南“監督一張網”建設,科學制定好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確保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實施意見》部署的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