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斌
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部署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批復布局了包括甘肅在內的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和慶陽在內的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協同推進“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五大體系建設,打造一體化算力網,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近年來,甘肅樞紐節點按照打造超大型綠色數據中心集聚區、國家算力資源協同調度先行區、西部數據要素創新應用示范區的戰略定位,設立了慶陽數據中心集群,計劃未來10~15年,新增80萬個2.5千瓦標準機架,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機器學習、視頻渲染、AI仿真等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慶陽集群算力迅速集聚。目前,慶陽集群園區2024年實施的28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54億元,秦淮數據、中國能建數據中心已經封頂,中國電信慶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云計算數據中心、天津提爾負碳超級計算與智算中心建成投用,累計建成1.5萬余個標準機架,算力規模達到1.8萬PFlops,以“東數西算”工程帶動產業發展的態勢逐步形成。 網絡直連通道初步打通。建成投運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實現網絡流量本地直接交換,減少了長途繞轉,拓寬全省互聯網出口帶寬至30T,網間平均時延降幅達83.7%。建成慶陽至西安、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網絡直連鏈路,慶陽至蘭州400G大帶寬傳輸通道,慶陽至陜西、寧夏、山西等地光纖正在抓緊建設。甘肅樞紐至其他樞紐平均單向訪問時延縮短至13.85毫秒,至全國各省平均單向訪問時延降低14.97毫秒,在八大樞紐中僅次于京津冀、成渝、長三角樞紐,滿足了“東數西算”網絡時延要求。 算力資源調度初見成效。絲綢之路信息港公司開發建設甘肅全省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服務平臺,實現蘭州新區、金昌等區域不同類型資源池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以及與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的聯通,初步具備面向省內以及國家“東數西算”一體化調度服務能力,截至2024年6月底,服務算力用戶114家,簽訂算力訂單144筆。甘肅電信自主研發“圖南”普智一體算力調度平臺,率先與北京算力互聯互通驗證平臺對接,接入8個算力中心、51個資源池,落地“東數西渲”“東數西存”“東數西訓”等場景業務應用,算力資源利用率提升3倍。 下一步,甘肅省將統籌考慮國家、區域、城市等算力網體系建設,探索創新算力網絡在促進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工業制造、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金融等領域應用場景,以算力應用牽引帶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