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綠能興隆莊250兆瓦光伏項目本版圖片均由兗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韓佳 張理正 尹明波
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把以工代賑嵌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為推動實現鄉村振興、擴大就業、促進區域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該區以以工代賑項目為抓手,聚焦社會民生領域重點工程,創新開展“四個堅持”全過程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發揮以工代賑“四兩撥千斤”作用。2022年以來,全區已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建設10個,帶動當地農村群眾務工800余人、發放報酬1200余萬元。 堅持上下聯動。抓機制體制,成立由區發展改革、教體、民政等17個部門和單位參與的以工代賑部門協調機制,搭建“區、鎮、村”三級常態化溝通平臺,凝聚形成推進以工代賑的工作合力。抓政策宣傳,先后組織協調機制有關部門、鎮街及項目單位參加以工代賑政策培訓解讀會、工作推進會40余場次,多渠道做好以工代賑政策宣傳工作,提升群眾的知曉度,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抓能力提升,精準掌握以工代賑政策的應用領域和適用范圍,在項目立項、實施及后期監管中有序推動以工代賑方式,推動以工代賑項目“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實施。 堅持就業優先。通過以工代賑項目實施吸納就近就業農民,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充分發揮以工代賑的長效賑濟作用。項目工種設置多樣、操作要求低,易學易干,通過前期培訓和實踐操作,村民能掌握更多務工技能。立足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讓村民真正參與到鄉村振興當中,將資金的源頭活水進一步引入鄉村建設。 堅持項目引領。加快實施農業農村項目,先后建設7萬畝高標準農田、漕河鎮管口新村環境綜合整治等4個重點項目,推動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就業,進一步改善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先后帶動就業520余人、發放勞務報酬800余萬元。加快實施城鎮建設項目,聚焦老舊小區改造與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先后在3個項目中開展以工代賑工作。加快實施生態環保項目,在顏店新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凈化項目、花海彩田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提升改造項目中開展以工代賑,實現生態保護、生態產業、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既美化了鄉村環境又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堅持跟蹤問效。切實保障日常監管,發展改革部門聯合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和各鎮街做好日常監督檢查,不定期開展以工代賑工作自查自糾,推動項目管理規范高效。及時完善用工臺賬,動員項目單位建立臺賬進行信息完善、規范管理、建檔留存。持續跟蹤評估成效,以穩定保持以工代賑項目長期實效為出發點,持續跟蹤和評估項目的實施效果和影響,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項目策略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