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朱芮函 孔祥瑤 記者龔成鈺報道 近年來,廣西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積極用好“!钡馁Y源、做好“港”的文章、積蓄“融”的動能,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濟便利地。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2019年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頒布實施以來,自治區政府強化頂層設計和政策引領,形成了港口、航運、鐵路等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建設運營模式。 一是通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提速升級。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進入全線建設高峰期,標志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加快建設,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工程加速推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地南寧,陸?諗怠八奈灰惑w”互聯互通格局加快構建,雙循環便利的立體高效聯通網絡加快形成。 二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持續提升。集裝箱吞吐量從2019年的382萬標箱增長至2023年的802萬標箱。今年1~8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581.7萬標箱、增長16%,貨物吞吐量完成2.97億噸、增長4.4%。 三是通道物流規模持續高速增長。目前已形成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車、航空貨運等多種物流組織模式,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四是通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持續推動北部灣港海鐵聯運一體化建設運營,數據壁壘打通,綜合作業效率提升,加快信息化、智慧化提升改造,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 五是通道產業集聚效應加速顯現。中馬“兩國雙園”、川桂國際產能合作園等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發展勢頭良好,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