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翠 陳 春 本報記者 | 沈貞海
“我們生產線最多一天的下單量達41萬米。”連日來,在浙江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麗水經開區”)企業浙江閩鋒化學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生產新訂單產品。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企業加大技術攻堅和產品研發力度,先后通過了RCS全球可回收產品認證、取得DEICHMANN化學品驗廠金牌。產品更是備受客戶青睞,訂單不斷增加,今年以來公司銷售額達到7.6億元。 曾經,環保問題一直困擾和阻礙麗水經開區的合成革產業向產業鏈中高端躍升。如何通過科技創新讓“老樹發新芽、開新花”? 麗水經開區在政府側高標準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全面實施“鏈長制”,制定《合成革企業精細化管理》118條,以環保治理倒逼合成革產業“綠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在行業側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向上和權威機構對接全國動態、尋求先進技術支撐,對內動員會員企業參與整治行動、協調解決共性難題;在企業側召開各個層面的政企懇談會和政策宣貫會,傳遞出“政企聯動、全力以赴”的必勝決心,堅定信心,鼓勵企業主動升級。 通過“政府、行業、企業”三個層面發力,麗水經開區把原來“合成革產業要不要整治、能不能整治”的“辯論題”變為“如何通過環保整治倒逼產業轉型打造全國標桿”的“必答題”。 越來越多的麗水經開區合成革企業投身控“油”補“水”行列,工廠沒有一滴“油”,完成化學物質DMF含量從多到零的跨越,把咖啡渣等變廢為“革”……正向循環的產業集群令人驚喜,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其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在精密制造領域,滾動功能部件企業麗水市杰祥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對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加入大量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控制設備,實現一人多工位,大幅度降低用工人數,提高了產品精度。“去年公司產值突破了10億元大關,今年目標是13億元。”該企業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 延鋒安道拓方德電機有限公司利用技術創新從“制造”向“智造”全面升級,目前已擁有EMC5級電機技術、電機的電磁性能仿真等9項核心技術,相繼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86項,快速成為中國汽車座椅電機的頭部企業。近日,該公司又與麗水經開區管委會、麗水強潤電子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地年產6500萬臺汽車微電機項目,進一步推動麗水經開區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整體升級和協同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推進科技創新,麗水經開區的傳統產業得到深刻重塑,形成了“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轉型升級新路徑。 在麗水經開區合成革產業領域,一場源于“產業大腦”構建與應用的“數智進化”正在悄然發生。本報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麗水經開區生態合成革產業大腦累計交易量達4.59億元,大腦建設運維公司實現營收5493萬元。例如,浙江方正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投產的動力谷“未來工廠”項目,圍繞新能源電機產業打造未來工廠,形成新能源驅動電機產業鏈一體化生產平臺,構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生態圈。 向“新”而行,向“綠”生長。麗水經開區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的故事一直在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