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吳蓉蓉 記者鮑筱蘭報道 最近,上海市奉賢區啟動公共文化延時服務,增建奉賢圖書館“深夜書房”,開設市民藝術夜校,延長奉賢博物館開放時間,不斷滿足群眾8小時之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匹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群體公共文化服務需求。 奉賢區文化旅游局堅持科學謀劃求實效,由局負責人帶隊實地考察揚州“24小時城市書房”,綜合考量各街鎮、開發區人群分布與群體特點,確定延時區間、服務布點,精準策劃服務項目。 市民藝術夜校既推出葡萄酒文化及餐桌禮儀、拉丁舞等社交課程滿足學員們放松身心、建立社交的需求,亦推出尊巴、零基礎攝影全能班等課程滿足年輕群體追求健康時尚、樂于表達自我的風尚。春季班學員出勤率超90%,學員滿意度超95%,吸引浦東新區、徐匯區的學員跨區通勤2小時上課。 奉賢圖書館“深夜書房”充分考慮深夜自助閱讀特點,配備自助借還機、飲料量販機、用電設施,40余個座席形制多樣、陳設各異,滿足讀者個體自修、多人會談、小組沙龍等多樣化需求,開放以來基本一座難求。 奉賢博物館在延長展覽參觀時間的同時,文創售賣、餐飲配套、詢問之旅學習導覽、套色印章體驗、展覽講解等服務亦同步延時,暑期更結合仲夏氛圍開展“博物館奇妙夜”系列社教活動,帶來更為幽靜、更有質感的沉浸式觀展體驗。 為推動公共文化延時服務持續性發展,奉賢區文化旅游局積極探索撬動社會資本、服務對象共擔成本模式,市民藝術夜校對培訓學員進行公益性收費,并優選真靜傳統木作博物館、合川藝術中心、西町酒莊等成熟的社會主體開辦市民藝術夜校,15個春季班服務點中社會點位占比超50%。 奉賢圖書館“深夜書房”首度探索公共文化場館無人值守、群眾自助模式,讀者可刷身份證、讀者證、隨申碼自助進入。書房通過融合巡檢大模型超腦系統實現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控,中心控制室安保人員可通過監控畫面,及時發現、呼叫提醒讀者不文明行為,或赴現場處置突發事項。書房陳設“奉圖深夜書房使用說明”,明確文明閱讀提示,培養讀者閱讀自律意識,實現讀者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以閱讀為媒推動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 公共文化場館的延時開放更成為了活躍新城地區夜經濟的重要媒介。奉賢區文化旅游局于暑期每周六下午在上海之魚開辟夏日愛心集市、舉辦文明旅游草地音樂會,聯動“博物館奇妙夜”、LUMINA-酷夏暢玩季、九棵樹暑期檔兒童劇、露天電影等活動,打造魅力夜Show、夜娛、夜游等消費場景,點燃大宗消費暑期熱度。 下一步,奉賢區文化旅游局將繼續堅持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普惠性原則,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延時服務標準化建設,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