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范紀安報道 近年來,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新時期以工代賑工作部署,始終堅守“賑”的初心,把以工代賑作為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撬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把以工代賑“小項目”演繹成鄉村振興“大杠桿”。據了解,近三年來,潢川縣實施以工代賑專項和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項目13個,總投資4948萬元,吸納當地務工群眾人數969人,勞動技能培訓人數643人,發放勞務報酬1140.68萬元。 潢川縣始終將實施以工代賑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項重要幫扶政策,凝聚相關行業部門、鄉鎮、建設單位等方面的共識,形成合力,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內生動力等方面,實施以工代賑專項資金項目。同時大力在重點工程項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拓展以工代賑投資建設領域和實施范圍。 據介紹,潢川縣對以工代賑項目實行制度化、流程化管理,從項目規劃選址、建設用地、技能培訓、配套資金、務工組織、報酬發放等要素進行統一安排和規范。 潢川縣立足當地群眾務工就業、鄉村發展需求,建設“三年滾動計劃”項目庫,指導鄉鎮村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編制項目可研報告,明確務工組織、用工數量、報酬發放,確保項目前期科學規范可落地。2023年7月,河南省2023年第四批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部署推進會議后,潢川縣立即組織人員實地勘察,召開座談會,宣講政策要求,嚴把項目前期工作質量。其中,富店鎮相關項目帶動周邊群眾務工人數123人、勞動技能培訓人數44人,發放勞務報酬247.48萬元。據悉,該項目已于今年5月底完成,項目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群眾的農業生產和出行條件,對促進鄉村建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潢川縣始終堅守“賑”的初心,把解決群眾就業增收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開展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等工作,聚焦帶動縣域低收入群體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2023年以來,潢川縣除安排上級專項資金外,積極爭取本縣財政資金,選擇“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技能要求不高”的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實施項目9個,涉及8個鄉鎮,9個行政村,總投資804.69萬元,帶動當地務工群眾人數350人,勞動技能培訓人數291人,發放勞務報酬221.68萬元。項目實施改善了蓄水條件,增強了農業灌溉和養殖的能力,提升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此外,潢川縣用活用好各級資金,緊盯關鍵環節,及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以及撥付項目工程款,確!百c”的作用落到實處。2024年,潢川縣凝聚上下力量,在信陽市率先完成中央財政提前批以工代賑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帶動當地務工群眾人數75人,勞動技能培訓人數55人,發放勞務報酬101.4萬元,工程撥付款率達到80%以上,為潢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帶了好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