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自芳近日從福建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經中國工程院評估,福建生態文明指數居全國第一,生態文明發展水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會上,福建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孟芊表示,作為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省扎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 10年來,福建省堅持生產清潔、生態綠色、生活低碳融合共進的發展思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強度僅為全國2/3左右,以約占全國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創造了全國4.3%的經濟總量。 福建劃分生態環境管控單元2510個,引導對布局、環保和生產要素具有較高要求的石油化工等制造業向各類產業園區集聚,構建沿海產業節約高效集聚、山區生態重點保護、山海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因地制宜挖掘山的優勢與海的潛力,在山區培育壯大武夷巖茶、珍稀食用菌等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在沿海加快發展深遠海養殖、海洋生物醫藥等綠色產業,林業產業總產值約80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超1.2萬億元。 同時,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智改數轉”,組織實施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方案,廈門、泉州被列入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共實現工業產值超萬億元。加力促進新能源、“生態+”等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培育形成4個國家級、17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近30%。 此外,福建加快建設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5613萬千瓦、裝機占比達65.2%,在東部10省市中電力綠色低碳結構最優。大力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