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本報記者 | 邵鵬璐
在2021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中,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以92.10的分數再度獲得A類評級,自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開展工作分類以來,海通證券均榮獲A類主承銷商。“企業債券是我國債務資本市場上歷史最悠久的債券品種,也一直是海通證券的優勢業務。多年來,海通證券在企業債券承銷領域成績亮眼,并在日趨復雜的市場競爭態勢中,準確把握前沿政策,順應市場環境變化,聚焦‘高質量’發行主體,搭建企業與資金的橋梁。2021年,根據Wind查詢顯示,海通證券共為38家企業主承銷企業債券64支,實現承銷規模合計473.95億元,占領市場份額10.82%,位列行業第一。”日前,海通證券投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債券融資總部總經理李一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分享了海通證券與企業債券的精彩故事。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初心助企業引入穩定“活水”
本報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信用評價工作已連續開展多年,您認為信用評價工作是如何通過規范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相關業務行為,來推進企業債券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 李一峰: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工作開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的新特點,不斷自上而下地引導規范著主承銷商在企業債券發行承銷及存續期管理中的業務行為,針對市場痛點難點持續完善評價指標體系,陸續增加了主承銷商優質企業債券承銷能力評價指標,存續期管理履職盡責情況指標,風險處置、專項培訓、業務創新等激勵指標,現已成為完善企業債券市場建設的重要“風向標”。 對主承銷商來說,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為主承銷商提供了完善自身組織架構、展業重點的參照標準,有助于指導和幫助主承銷商找準自身不足,持續提升債券從業人員的合規意識和職業素養,加強注冊制下企業債券服務的專業水平,在做大規模的同時把企業債券做優做強。 對發行人來說,信用評價通過權威的“度量衡”,幫助企業在遴選主承銷商時有據可依,發揮了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使得主承銷商為了取得發行人信任及業務機會,從而更加重視企業債券承銷中的執業質量和執業規范,促進行業債券承銷服務質量提升及企業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 本報記者:一直以來,企業債券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穩經濟穩金融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針對服務實體經濟,海通證券2021年做了哪些努力? 李一峰:海通證券企業債券融資業務始終以服務實體企業為初心,以促進產融結合為目標,通過發揮“一個海通”的金融集團優勢,為企業引入中長期、低成本的穩定“活水”。2021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指導下,海通證券主要在以下兩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積極助力綠色金融。近年來,海通證券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金融服務方式,持續加強在各業務領域的探索,以實際行動踐行ESG理念,用金融服務促進綠色低碳發展。2021年,根據Wind查詢顯示,海通證券合計發行綠色企業債券11支,規模合計143億元,占同期綠色企業債券發行規模36.80%,有效引導和激勵了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支持綠色產業和綠色項目發展。 二是響應“優質主體”企業債券號召,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自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優質主體”企業債券以來,海通證券抓住這一市場機遇,積極為優質企業創造低成本、便利、高效的債券融資環境,吸引各行業優質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理念,共同助力實體經濟穩健發展。2021年,海通證券獲得優質企業債券批文超330億元,合計涉及8家優質主體。 本報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多次強調,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要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履職盡責,著力提高企業債券承銷和信用評級服務質量,推動企業債券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以來,海通證券圍繞相關職責,做了哪些工作? 李一峰:海通證券始終將合規經營、履職盡責底線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深植公司“行穩致遠”的經營理念,從強化合規內控文化建設、踐行“一個海通”理念及完善智能投行系統三個角度優化企業債券承銷服務,為企業債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海通力量”。 一是以合規內控文化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債券承銷業務合規內控體系提檔升級。海通證券遵照“第一道防線做實,第二道防線做專,第三道防線做嚴”的合規內控要求,打造“人人合規、主動合規、持續合規”的工作氛圍。具體來說,海通證券進一步規范化、系統化債券業務審核流程和決策層級,不僅新增立項反饋環節、細化ESG及反洗錢審核材料,以求在項目初期即識別企業潛在風險,更在項目存續期內按季度內部核查募集資金用途、提前3個月排查償債資金,呵護債券投資者權益。 二是踐行“一個海通”理念,最大程度發揮企業債券對國家戰略和規劃的支撐作用。為順應證券行業不斷提升業務模式專業化與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海通證券近年來積極踐行“一個海通”服務理念,發揮“投、融、保、研”優勢,努力為企業債券發行人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海通證券根據發行人的不同區域特色,及時布局轉變展業思維和工作方法,通過實現股債融合、攬銷融合、研銷融合的三大融合,深入研判客戶實際業務融資需求及項目自身質量,最大化發揮企業債券對國家戰略和規劃的支撐作用。 三是推動金融科技與業務融合,賦能投行業務智能化。海通證券著力優化投行系統建設,通過梳理債券承銷工作流程及展業要求,有效探索智能工具應用,加強業務數據管理以及分析挖掘,發揮數據價值。同時,海通證券也通過財務造假審核系統及輿情監督系統,夯實業務風險管理基礎,降低從業人員的操作風險以及工作瑕疵,推動批量任務、重復環節的標準化、規范化處理,最大程度提高客戶標準化需求響應速度,提升企業債券服務質量。 牢牢牽住債券存續期這個“牛鼻子”構筑風控防線
本報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評價結果時提出,部分主承銷商對存續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及償付資金摸排不到位,在風險監測、信息披露等工作環節存在未能充分履職盡責的情況。針對風險防范,海通證券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特別是如何做好盡職調查、信息披露等方面工作的? 李一峰:海通證券一直高度重視債券存續期的相關工作,在嚴格落實監管機構政策要求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形成了有效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在管理架構方面,海通證券建立了以“三道防線”為核心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內控體系,制定了貫穿投資銀行類業務全流程的系列業務風控合規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同時,海通證券在債券部內部專門設立存續期管理團隊,牽頭協調負責存續期債券風險監測、預警及處置,圍繞合規風險、信用風險開展日常監測及處置工作,構筑了債券存續期工作風險控制的牢固防線。 在具體執行方面,海通證券對存續債券進行了分層分類精細化管理。針對企業合規風險,海通證券通過發行前充分輔導、發行后全面覆蓋、持續跟進監測的工作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嚴格輔導發行人落實信息披露、募集資金使用等工作要求;針對債券信用風險,海通證券以持續排查為基礎,對于不同風險程度的債券,通過不同的排查頻率、排查方式、風險處置計劃進行風險管控。特別是針對高風險債券,海通證券從公司層面建立應急工作小組、研究制定風險處置方案,充分履行存續期管理職責、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金融科技方面,海通證券一直以來都重視利用信息化和金融科技手段加強債券業務風險防控工作,目前已經部署了項目管理系統和風險監測系統,每日監測發行人重大輿情、司法訴訟等,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未來還將通過存續期管理系統、智能預警平臺等進一步支持存續期相關工作智能化。 本報記者:根據評價結果,下一步,海通證券將如何以更高質量開展企業債券相關工作? 李一峰:作為身處競爭激烈行業的證券公司,海通證券深知只有回歸金融本源,遵循發展規律,順應趨勢變化,不斷增強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能力,才能為企業發展贏得有利先機。 債券承銷業務方面,海通證券將繼續大力推廣優質企業債券、綠色債券等創新產品,助力企業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海通證券將繼續深入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碳”目標、綠色金融、科創金融、數字經濟等重要趨勢,持續挖掘中高等級優質客戶、產業類客戶的融資需求,大力推廣優質企業債券、綠色債券、專項企業債券等創新產品,踐行“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新發展理念。 合規內控管理方面,海通證券將全面推進合規內控長效機制建設,繼續保持對違約風險、法律風險的高度警惕。海通證券將繼續加強執業人員履職盡責能力培育。一方面,海通證券將繼續加強動態監測,對重大行業波動、重大政策變化、重大風險事件及時開展排查并做好風險預警防控;另一方面,對于潛在風險類項目,海通證券將通過構建業務操作流程標準化手冊等方式細化業務標準,沉淀處置經驗、提早防范化解法律風險。 海通證券在企業債券承銷領域始終銳意創新、深耕細作,積極配合主管部門進行企業債券市場建設工作,本次信用評價結果全面肯定了公司企業債券承銷的綜合能力,也為公司今后開展企業債券承銷業務指明了工作方向。未來,海通證券將繼續秉承創新驅動理念,合規穩健展業,促推產融結合,打造品牌聲譽,爭取再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