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時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福斗村近3000畝高山生態果園迎來豐收季,漫山遍野可見沃柑、砂糖橘等高山水果,村民搶抓農時采收外銷。圖為在福斗村大森林碩豐農業高山水果基地,返鄉創業種植高山水果的村民展示采收的沃柑。新華社
本報記者 | 邵鵬璐
2022年企業債券共發行484支,發行規模3683.3億元,與2021年相比雖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穩健。近日,中證鵬元發布企業債券市場年度研究分析提出,2022年企業債券發行雖呈現前高后低逐漸收縮趨勢,但全年并未有新增違約主體。 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研究員史曉姍表示,整體來看,企業債券發行穩健,依托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建設項目,助推產業升級、城市更新。但需注意,發行主體有所下沉,風險管理不斷加強,這可能提高發行和存續期管理難度,未來對項目的要求將提高。
資金投向緊隨政策導向
從凈融資情況來看,2022年企業債券總發行規模3683.3億元,總償還規模4853.86億元,表現為凈償還1170.56億元,2021年同期為凈償還309.34億元。史曉姍表示,由于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在2018年觸底,雖此后逐年回升,但受其中長期性質影響,近年來企業債券償還規模維持高位,導致其凈融資持續為負。 2022年有10支企業債券取消或推遲原發行計劃,涉及規模49.1億元。史曉姍提出:“受市場波動和政策影響,取消發行規模也呈現一定波動。”2022年11~12月份,信用債市場出現大規模取消發行事件,合計占2022年取消規模的49%。其中,企業債券取消規模占比9.32%。從企業債券2022年全年取消發行來看,11月、12月取消發行人數量和規模占比分別為33.33%和26.07%,相對于其他債券品種,此輪取消發行對企業債券的影響較小。且此輪取消發行涉及主體主要集中在AA+級和AAA級,更多是受市場資金面波動的影響,包括年終季節性因素、基準利率上行、機構大規模贖回、市場寬松預期降溫等。資金波動導致年末發行成本大幅上升,企業取消發行,為正常融資選擇。 2022年共有22個省份發行企業債券,發行集中度相對較高。其中,發行規模較大的為浙江、四川、江蘇、山東和湖南,發行規模分別為722.7億元、417.8億元、393.9億元、310.8億元和295.4億元,5省發行規模合計占比58.1%。出現地區集中度為何較高?史曉姍認為,一是因為企業債券發行人以城投公司為主,浙江、江蘇、四川、湖南等地經濟發展較快,城鎮化建設融資需求較高,城投公司數量較多,企業債券發行存在市場基礎。二是企業債券的發行與項目高度捆綁,從而影響地區企業債券發行。部分地區項目啟動較早,近年企業債券發行有所下降。如江蘇近年企業債券發行增速較緩。而安徽、四川等地隨著近年來基建投資加速,企業債券發行數量增長。三是受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影響。根據地方政府債務情況,交易所和銀行間劃分紅橙黃綠區域,限制部分地區公司債券和銀行間債券品種融資,這部分地區融資從而轉向企業債券。同時,企業債券對低資質主體發債增信要求比較高,而湖南、四川兩省區域內擔保機構相對較多,可以為本地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較大程度上提升了本地的融資能力。但對于貴州、廣西、云南等債務壓力較大地區,企業債券發行出現下降。 史曉姍表示,整體來看,由于風險分化,導致融資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受城鎮化發展程度不同影響,部分經濟較好的地區項目增加,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增長。 2022年企業債券創新品種共發行170支,規模合計1177.9億元,在全企業債券市場中占比分別為35.1%和32%,較2021年均上升5.4個百分點。其中,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債券為主要品種,共發行52支,發行規模335.9億元,在2021年該專項債券落地后,2022年其發行進度顯著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債券發行14支,發行規模46.6億元,規模同比增長56.9%;綠色債券發行數量27支,發行規模223.4億元,規模同比下降43.5%;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發行28支,發行規模181.7億元,規模同比增長96.2%。史曉姍表示,整體來看,受“鄉村振興”“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等政策影響,2022年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債券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發行規模增長明顯。 2022年企業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產業園區和安居工程建設,停車場、軌道交通領域為第二大板塊。其中,軌道交通和停車場因為單個項目規模較大,債券發行整體呈現“數量不大但規模較大”的特點。與2021年同期相比,文旅體育、小微企業轉貸、農村農業相關、物流相關、產業園領域出現明顯的增長而軌道交通、綜合管廊、生態環境治理、停車場領域出現明顯下滑。“可以看出,企業債券的投向與政策引導一致,目前集中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領域,以產業培育、商業發展、中小微企業支持、農村農業支持等領域為主。”史曉姍說。此外,2021年以來,募集資金投向租賃住房的企業債券有所增長,累計發行10支,發行規模165億元,主要為上海市內相關項目。
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發揮示范效應
2022年受疫情反復的影響,民營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公司流動性緊縮。海外通脹居高不下,高利率抑制了需求復蘇,疊加烏克蘭危機,海外需求進一步弱化。面對境內外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企業運用企業債券直接融資,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統籌和創新各項債券支持措施,推動重大戰略和重大規劃落地,實現對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點對點”融資支持,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相關領域并發揮示范效應,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 一是圍繞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產業融合,布局重點任務。2022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穩步推進,陸續頒布以“鄉村振興”“城鄉產業融合”為核心的政策文件,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示范縣和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建設。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未來城鎮化建設的方向及重點工作,推動縣城發展及城市更新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此外,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還陸續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養老行業、冷鏈物流等領域發布指導文件,明確支持政策。 二是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一方面,加強民營企業流動性支持。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發揮財稅、金融、產業、就業以及精準疫情防控政策的協調效應,積極幫助服務業恢復發展。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明確,要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優質民營企業納入知名成熟發行人名單,積極推動債券產品創新,優先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另一方面,加快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加強社會資本投融資支持;要積極向股權投資機構、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等推薦尚有資本金缺口的重點項目,引導加強權益性融資,鼓勵以投貸聯動等方式支持項目建設。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做好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靈活采取多種方式,有效盤活不同類型存量資產,推動落實盤活條件,促進項目盡快落地。 三是推動REITs在基礎設施領域、保障性住房項目的應用。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做好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有關工作的通知》。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新購入項目申報推薦有關工作的通知》,鼓勵已上市的基礎設施REITs通過擴募等方式籌集資金購入優質資產,擴大發起人(原始權益人)融資規模,增強發展能力,降低負債水平。 四是繼續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修訂中長期外債管理辦法,加強外債風險管理。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關于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進行修訂,將部分已有政策制度化,提高政策層級和約束力。2022年9月,隨著中資美元債券風險的進一步顯露,弱資質發行機構發行外債的條件有所提升。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在2022年1月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穩步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鼓勵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更好地為綠色低碳技術產品認證和推廣等提供服務支持;2022年12月,發布《“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在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方面提出:“合理擴大債券融資規模,進一步發展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項目收益債等,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風險識別等把關將更嚴格
“根據當前政策,未來企業債券市場仍將保持穩健。依托城鎮化建設,企業債券將在綠色金融、中小微企業及科技創新等領域進一步發揮直接融資功能。”史曉姍說。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2023年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工作重點,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度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和加強存續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提出,重點排查涉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情況,加強對發行人是否存在虛增資產、虛增利潤等資產和利潤情況排查。同時,強調將加強企業債券項目申報和存續期管理單獨列出強調。史曉姍認為,隨著風險管理的加強,發行和存續期管理難度將提高,未來對項目“資金跟著項目走”、風險識別等把關將更嚴格。 “當前,我國城鎮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城市更新存在巨大空間。2023年,隨著城市更新有序推進,項目收益更好平衡,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快發展;綠色債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債券、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等品種,有望保持增長。”史曉姍表示,2023年,在示范項目引導下,將有更多的城鎮化項目落地,產業園區、安居工程依然是主要投資領域。低城鎮化率的城市,或逐步推出融資項目。 企業債券回售壓力提升,隱性債務化解或繼續推動提前兌付,低級別主體償還壓力猶存。 2023年企業債券待償還規模預計超過2022年,約4900億元。其中,提前兌付和到期規模為4130.82億元,較2022年微幅下降,但回售壓力受含權債券規模較大影響有所提升。高級別企業的回售規模或繼續增長,低級別企業提前到期規模增長有限,主要受限于地方債務化解以及當地經濟復蘇情況。史曉姍分析,2023年,AAA級主體待償還規模將大幅下降,而AA級仍維持高位,超過1600億元,從近年凈融資情況看,需注意AA級持續凈償還,未來償還壓力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