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邵鵬璐
2023年已經過半,上半年政府債務發行節奏明顯慢于去年同期。根據Wind統計,今年1~6月份國債凈融資6831億元,占全年中央赤字的21.6%;新增地方一般債發行4223億元,占全年新增地方一般債額度的58.7%;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22374億元,占全年新增地方債額度的58.9%。相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國債凈融資、新增地方一般債、新增地方專項債分別占全年額度的23.7%、81.6%、82.3%。 可以看到,今年地方債發行節奏相對滯后,國海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靳毅認為,這與2023年上半年“穩增長”壓力小于2022年同期有關。同時專項債項目收益與融資不平衡的問題引起關注,放寬發行時限要求可避免“蘿卜快了不洗泥”,加強對項目審核把關。 展望下半年,相對滯后的政府債務發行節奏,是否會帶來新一輪利率債供給高峰?靳毅表示,綜合國債、地方債、政金債三方面來看,預計三季度利率債供給環比將高于二季度。具體到7月份,利率債供給將在9000億元水平,對市場或存在一定影響。今年下半年利率債市場的兩個供給高峰,分別會出現8月和12月,當月凈融資規模或在1.1萬億元左右。特別是8月份,靳毅認為伴隨著近期“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疊加上同期利率債供給擾動,債市波動可能加大。 參考往年數據,國債發行節奏呈現明顯的季節性,上半年發行少、下半年發行多,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形成錯位。靳毅表示,這或許是為了平滑全年政府債務發行節奏。參考2019~2022年國債發行數據,預計2023年下半年,每月國債總發行規模將在8000億元以上。扣減到期償還數據后,下半年或存在2個國債供給高峰:8~9月,每月凈融資在4000億~5000億元;11~12月,12月凈融資或接近10000億元水平。 考慮到12月又面臨資金跨年的擾動,屆時國債供給壓力不容忽視。不過靳毅認為,央行大概率將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不排除再次進行降準配合國債發行,供給擾動不會過大。 隨著當前“穩增長”力度加大,靳毅認為,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將有所加快。 截至7月16日,已有22個省、計劃單列市披露2023年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7~9月分別發行新增地方一般債808億元、288億元、64億元,發行新增地方專項債3245億元、3268億元、1517億元。考慮到還有廣東、河南等地方債發行大省未披露計劃,三季度地方債最終發行規模,環比或不比二季度低。 靳毅表示,在按照往年季節性估算時,剔除穩增長壓力不大、發行節奏明顯滯后的2021年。參考2019年、2020年、2022年,四季度新增地方一般債、地方專項債券額度全年占比平均為1.3%、6.7%。也就是說,截至三季度末,假設今年新增地方債、新增專項債需要完成全年發行計劃的98.7%、93.3%。而三季度新增債務發行節奏,則根據目前已披露省市計劃進行估算。 預計7~9月,新增地方一般債券發行規模為2007億元、715億元、159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為5425億元、5464億元、2536億元。四季度新增地方一般債、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為96億元和2535億元。 同時,為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靳毅認為今年特殊目的再融資債有可能發行。若發行,將增大地方債務凈融資規模。不過特殊目的再融資債用于置換城投債等高息債務,不增加市場總債務規模,反而會加劇“資產荒”行情,對債市整體呈利多影響。 政金債一般不公布發行計劃,不過由于其發行節奏和國債一樣存在季節性,靳毅表示,可以從上半年發行數據中進行推算。 參考2019~2022年發行情況,1~6月份政金債發行平均完成全年發行計劃的57.6%,由此推算2023年政金債發行總規模為49037億元,凈融資9745億元,凈融資規模小于去年水平。靳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年初制定發行計劃時,彼時經濟穩增長壓力小于去年,同時2022年6月政策性銀行信貸額度新增8000億元,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的信貸空間。 按照估算,今年下半年政金債供給壓力可能不大,凈融資最高的7月份為2631億元。同時,盡管近期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落地,但由于有央行PSL進行對接,并不會帶來新增政金債融資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