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荊文娜 崔志強
堯昌里、墕頭、寨則山、前后山和陳家垣此前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的5個貧困村,受當地的自然條件影響,這些村子當時面臨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出行不便、生產生活用水不足、人均收入低等諸多困難。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為臨縣磧口鎮派來了幫扶工作隊,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多措并舉精準幫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的要求,扎實做好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重點工程,幫扶村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收入大幅提高,幫扶成效顯著。 經過幾年努力,山西省發展改革委派駐的扶貧工作隊受到充分肯定。今年初,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臨縣磧口鎮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周向峰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工作隊隊員李建功榮獲“山西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包村幫扶工作隊榮獲“山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幫扶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措施。”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臨縣駐村工作隊隊長、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項目推進中心副主任孫國清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2016年以來,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研究確定各村實施項目,共引進幫扶資金1739萬元,實施萬元以上幫扶項目49個,修筑公路40公里,田間路30公里;實施了墕頭、前后山、陳家垣等村的飲水灌溉工程;大力推進村容村貌治理,通過綠化、亮化、美化等工程,使幫扶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這些項目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幫扶村的穩定脫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產業,是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體”要求,駐村工作隊利用各幫扶村資源特點,因地制宜,集中精力選擇示范帶動效應好的農業產業進行大力扶持,為每個村建起至少1個特色產業項目,并取得了初步收益,如寨則山村的大棚蔬菜和空心掛面、堯昌里村的蜂蜜和紅棗加工、前后山村的豆腐和蜂蜜、墕頭村的辣醬和芝麻鹽、陳家垣村的玉露香梨等。“這些項目的實施,對扎實推進特色產業扶貧行動,全面提升貧困村的產業競爭力,提高產業收益,改善貧困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具有重要意義。”孫國清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駐村工作隊通過多種形式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產品,以實際行動踐行消費扶貧,5年來共助銷幫扶村農產品53.26萬元,為村民的持續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發展特色產業并實現科學種養,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臨縣磧口鎮陳家垣村幫扶工作隊特意前往山西省果樹研究所進行考察,并邀請農業種植技術人員對陳家垣村的氣候環境和土壤結構進行分析后發現,陳家垣村非常適宜種植玉露香梨。隨即,駐村工作隊便多次向縣扶貧辦和以工代賑辦匯報溝通,積極爭取投資13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在陳家垣村種植玉露香梨110畝,同時建設了配套水利灌溉設施和冷庫。 “玉露香梨入市銷售后,我們的付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回報。”2020年10月,在投入了辛勤與汗水后,玉露香梨季收成開始分紅,數著手中的一摞摞“紅票子”,村民陳金生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和妻子一年的務工收入加上玉露香梨的銷售分紅,到手收入3.6萬余元。和他們一樣獲得工資和分紅的還有陳家垣村30余戶村民。 為了壯大發展集體經濟,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在5個幫扶村實施了地面集中式電站和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總裝機容量1.135兆瓦,5年來,共獲得光伏收益255.45萬元,光伏電站的建設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確保了貧困戶擁有長期穩定的收入。同時,通過設置公益崗位和設立獎補項目等形式分配發電收益,激發了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僅如此,駐村工作隊還在5個幫扶村設立運行愛心扶貧超市,建立積分機制,即村民可通過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賺得相應積分,用積分在愛心扶貧超市兌換日用品,激勵群眾參與公共事務。 俗話說,“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為了幫助村民就業,駐村工作隊在幫扶村開展了農村貧困地區勞動力技能培訓,增強了農民就業創業競爭力,同時也實現了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現實需要。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16以來,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培訓的受訓人員全部獲得技能資格證,涉及汽車駕駛員、護工、護林員等崗位。通過工作隊多方聯系,共幫助300余名貧困勞動力成功務工,同時還依托各幫扶村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在家致富,5年來共培養致富帶頭人9人。 孫國清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2020年7月開始的脫貧攻堅專項普查,是對幫扶村脫貧工作成績的一次大考。群眾滿意度是駐村幫扶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標,2016年以來,歷屆駐村工作隊員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提升幫扶實效,群眾的滿意度持續提升。目前,山西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的幫扶村所有貧困人口均已脫貧,這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新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