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 陳薈詞
云南省昭通市,位于烏蒙山腹地,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貧困群眾大多生活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冷涼地區,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最難啃下的“硬骨頭”。 為徹底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難題,昭通市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包括萬人以上安置區9個,35.47萬搬遷群眾住進新居。“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實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才是關鍵。昭通聚焦產業就業、社區治理、配套服務設施等重點問題,后續幫扶不停,讓搬遷群眾實現從“安居”“樂業”到“幸福”的美好轉變。
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
安居,是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也是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真正實現搬遷群眾的“安居夢”。 “搬到安置區后一切都好起來了。”原住大關縣木桿鎮向陽村的吳德雄說。吳德雄一家搬遷到靖安安置區合順社區,在安置區黨工委的幫助下,開起德雄盲人按摩店。原在幫扶車間務工的妻子在生意紅火后也到店里幫忙,子女就近念書,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搬遷群眾“穩得住”,民生保障少不了。昭通市統籌民政、醫保、教體、人社等職能部門資源力量,推動低保、醫保、社保、就近就地就醫就學等各類民生保障政策的落地落實,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搬遷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據介紹,昭通市8.26萬戶35.47萬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符合條件已納入社會救助保障41389戶86256人,2021年度累計支出資金43617.45萬元。 “返貧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同樣關鍵。”昭通市易地扶貧搬遷后扶中心主任張國衛介紹,截至2022年6月底,昭通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納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監測的“三類對象”共3710戶15909人,通過落實幫扶措施,已為1823戶7964人消除風險,未消除風險1887戶7945人已根據各戶風險因素,分類采取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
抓產業就業,群眾“能致富”
“制作一頂假發有200元的收入,月工資達5000元”。2021年5月,勞動密集型企業許昌許爍發制品有限公司入駐昭通市昭陽區紅路安置點第五幫扶車間。車間開展“手把手”式培訓,鼓勵搬遷群眾積極就業,實現從“農民”到企業“工人”的轉變。 對于“無法外出”困難群眾而言,“在家門口致富”不再是夢想。昭通市依托51萬平方米幫扶車間崗位資源,引進農產品加工、電子元器件加工、玩具生產、箱包制作、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55家,出臺系列租金減免、運輸補貼、水電優惠等政策,解決就近就業4600人。同時,對搬遷家庭中“一有兩無”人員,統籌開發一批公路養護、保潔、保安、看護員等公益性崗位,8500人托底安置就業,確保有勞動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 產業就業支撐是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的主要抓手。據介紹,昭通市通過“5個一批”就業幫扶措施即抓外輸就業一批、開發公益崗位托底就業一批、整合商鋪資源促就業創業一批、投用幫扶車間促就業一批、抓產業培育促就業一批,全市19.79萬搬遷勞動力,現已就業18.01萬人,就業率達91%。
融入新家園,開啟新生活
“搬遷到母享集中安置區后,社區給我老伴安排了公益性崗位,還動員在家的兩個子女去浙江務工,加上低保,現在收入方面比以前多得多。”今年62歲的楊安華原本居住在全縣最為貧困的鎮雄縣母享堰溝村聯盟組,說起如今的生活變化,楊安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必須看到,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從身份轉型、生活轉變、觀念轉換再到心理融入、情感融入、精神融入的系統性工程。“主要是受原居住地影響,搬遷群眾生活習俗、思想觀念、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方面參差不齊,在融入社區生活的過程中,群眾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都要轉變,社會融入和治理工作量大。”卯家灣安置區基層干部介紹說。 為解決好這些困難和問題,昭通市不斷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構建社區網格管理體系和便民服務體系,創新建立“紅黃綠”精細化管理模式,重點關注就業不穩定的低收入“黃色群體”和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大病患者、殘疾家庭等特殊困難“紅色群體”。 為了引導搬遷群眾樹立健康生活方式、改變思想觀念,昭通市在各安置區充分利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婦女之家、技能培訓學校、黨員活動室等活動場所,組織群眾參與操家理務、文明新風、法律知識、技能提升等培訓。 昭通市搬遷安置局黨組副書記、局長舒云輔表示:“為推動實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目標,下一步,我們將以30個大中型集中安置區特別是9個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為重點、為引領,統籌推進后續扶持產業就業、社區治理及配套功能完善等重點工作,不斷鞏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良好局面。同時,結合萬人以上安置區資源稟賦,全力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業、和諧穩定的脫貧致富示范區,力爭在全市樹立標桿、形成示范。”
|